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首页 > 备考资料 > 小学资料 >

教师招聘考试-态度与品德

2023-12-29 13:42:54
中师华图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

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态度和品德都是需要考虑的方面,那我们怎么对于态度和品德去进行评判呢?我们需要了解二者之间的实质及联系。

(一)态度的实质

什么是态度呢?对于他人,我们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对待集体,我们团结友爱;对待工作,我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态度。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态度给予的定义是: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态度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在我们的内心活动之中,而没有外化。

2、态度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它不同于能力,能力决定个体是否顺利完成任务,态度决定个人完成任务的意愿。态度与能力有哪些不同呢?能力影响活动完成的效率,但是有能力没有态度,那压根就不愿意去做一件事情,活动的任务是无法完成的;有态度没有能力,那像是有了软件没有硬件也是不行的,所以,完成一件事是需要态度与能力同时具备才得以实现。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也就是说态度是后天的,受环境影响较大。

(二)品德的实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去评判某某道德高尚,具有良好品德,我们冠以这些有道德的人以“最美教师”、“最美医生”、“感动中国人物”等等称号来嘉许他们。在评判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品德与道德是一回事吗?什么时候选择用品德,什么时候用道德呢?

在心理学里面,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在对象的客体上,二者之间是不同的。社会道德是对社会大众而言的,而当社会道德体现在个人身上时就是个人的私德,也就是个人品质,我们称之为个人的品德。

品德与道德之间的联系如何呢?

1、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从品德的实质中我们可以知道,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也就是说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2、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3、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它们的最终根源是相同的,它们都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那何为直接根源和最终根源呢?品德依据道德得以表现,所以品德的直接根源是是道德。而道德呢?道德讲究的是为了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所以产生道德。道德的直接根源是来自社会的稳定。品德与道德之间的最终根源是相同的,都要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受到社会规律的制约。品德与道德的内容和发展要符合社会发展前进的步伐,如果不符合就是不良的品德和道德了。

由此可知,品德与道德之间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那我们在说明社会大众存在的品质时,用的是道德,而在个人身上体现时,我们以品德来论。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态度与品德常常在一起谈论,其二者之间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实质上看,二者都是一种后天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一些不同:

1、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包括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而在指向道德规范时,显示出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称为品德。

2、二者在价值上内化的程度不同。布鲁姆等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态度的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将各种价值观念组织成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使之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只有当价值观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稳定态度时,才能被称之为品德。也就是说,品德在价值的内化程度上,比态度要深。

3、态度和品德有一定的区别,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属于同质的问题,所以不对两者作严格区分。

如何区分态度与品德

在教师招聘考试过程中态度与品德这一章是重点掌握的一章,对于态度与品德概念的区分有利于我们对知识进行掌握。接下来将从多角度进行区分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一、态度与品德的区别

首先,从概念上看,他们就存在区别,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在考试过程中想要对二者进行区分,在教师招聘考试过程中主要以判断题、概念型单选出现。

例题:

【判断题】态度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语言或行为。( )

【答案】√。解析: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而非行为本身。

其次,从结构上来看,他们的组成部分不同。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所以,在结构上态度是不存在意志成分的,因此考试过程中这边不管是单选题还是多选题都是较为容易考查的题型,也是我们易混点。同时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他们的核心部分也不一样,态度的核心是情感成分,品德的核心是道德认识,常常以判断题、单选题形式出现。

例题:

【单选题】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

A.道德情感异常 B.道德行为不良 C.道德意志薄弱 D.道德认识缺乏

【答案】C。解析:明知故犯表明道德认识正确,而道德行为不正确。之所以明知故犯,言行不一是由于道德意志薄弱,不能有效调节控制自己而造成的。

再次,从范围来看,态度的范围更加广泛,态度是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包括对社会、对集体的态度,对劳动、对生活、对学习的态度,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该知识点在考试是较多的是在判断题中出现。

最后,从内化程度上来看,态度的内化程度低,品德的内化程度更高。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其稳定的态度才能被称之为品德。

二、态度与品德的联系

通过对态度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实质是相同的。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教师招聘
教师招聘考试
教师招聘备考
相关栏目
考试资讯 更多>
备考资料 更多>
面试方法 更多>
每日一练 更多>
教师资格公告 更多>
考试动态 更多>
教师备考资料 更多>
教师试题资料 更多>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